-
正处于“芯片荒”的车企,为何又再遭遇“电池荒”?目前,新能源汽车陷入“电池荒”,动力电池紧缺,其市场缺口有望扩大至约40%。近日,“电池荒”成为汽车行业目前的重要关注点。此前据央视报道,为了满足车企们的需求,各大动力电池公司也开足了马力。车企及下游产业链相关从业者纷纷表示,因动力电池供应不足,电动汽车的生产将受到制约。近日亿纬锂能在公告中披露,公司现有场地及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但近一年仍将供不应求。出现“电池荒”,是何原因?正处于“芯片荒”的车企,为何又再遭遇“电池荒”?记者了解到,动力电池之所以缺,究其原因,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数据...2021年07月15日
-
车企CEO蹲点抢货?“电池荒”了!近日,据央视网报道,因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快得出人意料,而动力电池的产量不够大,因此出现了“电池荒”。甚至有评论认为,对于整车企业而言,动力电池供应短缺问题对其带来的困扰已经超过了“缺芯”危机。具体的案例是,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为了从宁德时代顺利拿到电池,亲自在宁德时代蹲守1个星期。(另外一种说法是,据第一财经报道,何小鹏接受采访时称,此报道不实,他也是从新闻中看到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近期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则表示,客户最近催货让他快受不了。此外,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多次表露对于电池供应紧缺的...2021年07月14日
-
动力电池回收上升至国家层面!纳入“十四五规划”!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之际,产业链上的动力电池回收问题理应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就目前而言,按照车用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寿命测算,2014年、2015年投产上市的电池在2020年进入批量报废期。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累计回收约12万吨,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量约26.69GWh(约20万吨)。业内预估,至2025年,将有110GWh(约80万吨)动力电池待回收。在这一背景下,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到将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动力电池回收...2021年07月14日
-
电动车进电梯爆炸后续:电动车为自行组装,无法追责电池生产商5月11日晚19点半左右,四川成都丛树家园小区出现了骇人一幕,一部电梯内一辆电瓶车突然起火,3秒内火焰瞬间吞噬整个电梯间。根据监控显示,电梯内有3名男子、1名女子,女子怀中还抱着一名女婴。其中一男子扶着电动车。电梯门刚刚关闭,电动车突然冒出浓烟,随后发生爆燃,众人慌作一团。经有关部门调查,事发电动车为自行组装、几经转让的二手车,无法追责电瓶车厂商;电瓶车电池用的是已经报废且鼓包的电池,无法追责电池生产商。据报道,此事故造成5人全部被烧伤,女婴当时由外婆怀抱,其中女婴全身烧伤面积为45%,抱着婴儿...2021年07月09日
-
瑞典公司斥巨资建电池回收工厂,建立电池循环生态瑞典公司StenaRecycling宣布将投资2.5亿克朗(约2450万欧元)用于新的电池回收工艺。除此之外,这笔钱还将用于在Halmstad建造一个新工厂。据StenaRecycling公司称,奠基仪式将于秋季在Halmstad(位于哥德堡和马尔默之间)举行。该公司表示,在其所使用的工艺中,95%的锂离子电池都可以被回收。如此高的回收率,很可能是湿法冶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水和化学碱从粉碎的电池材料中提取个别原料。采用火法冶金工艺,也就是熔化电池,通常不可能实现超过90%的回收率。据Sten...2021年07月08日
-
磷酸铁锂回收难题:三元回收可以挣钱,磷酸铁锂怎么办?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93万辆,占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8%。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退役动力电池也逐年递增,并开始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如果找不到合理的商业模式,无疑将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隐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2025年累计退役量预计约78万吨。如果以目前电动汽车50kWh至70kWh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计算,那么假设退役60万辆电动汽车,对应退役动力电池就...2021年07月08日
-
双碳目标下,纯电动汽车的出路在哪?“我不希望我们是起大早赶晚集!”这是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于近期开幕的2021中国下一代汽车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发出的一句感叹。要知道的是,这句话在过去一年间,已不止从一位专家学者或企业家口中传出。频率之高,让我们不禁反思,在这新能源汽车产业即将腾飞之际,中国新能源汽车真实现状究竟如何?在王子冬看来,在面向未来十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认清两点现实,一是短期内纯电动车恐非双碳目标下的最优选择;二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能并非我们想象中强大。双碳目标下,纯电动汽车...2021年07月07日
-
亿纬锂能年产10GWh储能电池项目正式启动6月30日,亿纬锂能(300014)发布消息称,江苏亿纬林洋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林洋”)开工典礼在江苏启东正式举行。据悉,亿纬林洋由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动力”)与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能源”)出资成立,将投资不超过人民币30亿元建设年产10GWh的储能电池项目。亿纬林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亿纬动力以货币出资6,500万元,占合资公司65%的股份;林洋能源以货币出资3,500万元,占合资公司35%的股份。本次投资双方将根据项目...2021年07月06日
-
海水提锂新技术!大大减少采矿的环境影响德国和智利的研究机构正在研究从地热能源所用的盐水中提取锂和其他矿物以及饮用水的潜力。这个概念可以大大减少智利北部采矿的环境影响。该项目已经在德国西部的一个地热发电厂进行了技术示范,正在智利确定进一步发展的最佳地点。某些材料的可用性及其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在多个地区实现脱碳和可再生能源部署目标以及确保尽可能以可持续的方式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主要挑战。锂是储能和许多其他应用的基本材料。智利北部是世界上大部分锂的生产地,作为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智利的高耗水量问题已经浮现。这些问题需要解决以确保当地居...2021年07月06日
-
正极材料市场有望超 2000亿元,各大企业开启扩产计划锂电正极材料扩产正在加速,仅6月份目前就有多家龙头企业密集大动作。6月22日,当升科技拟定向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45亿,用于建设正极材料等项目。其中常州二期项目拟投资24.71亿元,建设5万吨/年高镍正极材料生产线;江苏当升四期项目拟投资10.96亿元,建设2万吨/年数码类正极材料生产线。根据公告,2021年当升科技预计建成产能4.4万吨,至2025年预计产能将超过10.9万吨。富临精工6月18日披露非公开发行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用于投资年产5万吨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等项目。该...2021年06月30日
-
纯电车的后市场究竟是什么?充电桩将成为后市场竞争目标?以纯电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取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而随着纯电车的逐步替代,国家对于纯电车的补贴也会逐步减少甚至取消,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如今各大厂商纯电车的竞争似乎都是放眼于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都在追求跑的更远跑的更快,其实这样的竞争和当初燃油车的竞争是一样的,我们叫做技术竞争,但是纯电车的技术门槛真的是低于燃油车的,如今各大厂商的技术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未来纯电车的竞争究竟路在何方呢?个人认为纯电车未来的竞争也会和燃油车一样,进入到后市场竞争的状态,也就是售后,也就是说谁能掌握...2021年06月30日